专业介绍

首页 > 专业介绍 > 正文
智能制造工程
发布时间:2024-07-29浏览次数: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工科人文、社科、军事、体育、英语等科学文化知识和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从事智能制造工程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掌握包括先进制造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与智能制造紧密相关的学科基础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熟悉新一代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掌握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原理及其集成技术和方法,掌握智能制造支撑性软件(设计仿真类、控制类、制造执行类、数据管理类)的原理及运用;毕业时,学生有能力在智能制造等行业和领域,从事智能制造系统和装备的设计、制造、管理和服务,并具有自主学习和不断发展的能力。毕业后,伴随《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在制造业会有更宽阔的舞台,能够从事但不限于以下的专业工作:(1)分析研究开发智能制造相关技术;(2)研究设计开发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3)研究开发应用智能制造虚拟技术;(4)设计操作应用智能检测系统;(5)设计开发应用智能生产管控系统;(6)安装调试部署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7)操作应用工业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8)操作编程应用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进行智能加工;(9)提供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主要课程

本专业开设四大类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类(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专业核心类。其中学科基础类和专业核心类课程,涵盖了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及其融合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构成了智能制造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学科基础课主要由工业软件、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构成。专业核心课主要由传感器与智能检测及控制、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产品分析与设计、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等构成。


培养特色

本专业注重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及其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智能制造科学与技术基础的培养,建立了以智能制造过程、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系统和智能产品为技术路线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根据学校办学定位,本专业致力培养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在充分了解和熟悉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基础上,对智能制造软件(工业软件)的应用进行加强培养,使学生毕业后有能力在智能制造领域发挥作用。为此学院计划建设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实验室、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实验/实训室、智能产品分析与设计实验室;计划与华为等一流企业合作,建立ICT产业学院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版权所有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京ICP备:13030111